人對約伯的諸多誤解

2017年08月17日

因著約伯所受的這些苦不是神差派使者作的,也不是神親手作的,而是撒但——神的仇敵親手作的,可見約伯所受痛苦的程度有多深。但是約伯在此時此刻把他平時心裡對神的認識、他平時的行事原則與對神的態度全部發表出來了,這是真實的。如果約伯沒有臨到試探的時候,神沒有試煉他的時候,他說「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這話,你會說約伯這個人很虛偽,因為神賜給他好多財產,他當然稱頌耶和華的名了。如果約伯在試煉之前說「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這話,你會說約伯這個人很愛講大話,他常常從神手裡得到賜福,他才不棄掉神的名,如果從神受禍,他肯定會棄掉神的名。但是當約伯處在一個任何人都不想要、不想看見、不想臨到,也害怕臨到,甚至神都不忍心看的一個境地的時候,約伯依然能持守他的純正: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對於約伯此時的表現,那些喜愛高談闊論、喜愛講字句道理的人都摀口了,那些口裡稱頌神的名卻從來不接受從神來的試煉的人被約伯持守的純正定了罪,那些從來就不相信「人能持守住神的道」的人因約伯的見證而受了審判。面對約伯在試煉中的表現與約伯說的話,有的人感到不解,有的人感到嫉妒,有的人感到疑惑,有的人甚至表現出漠視的態度,對約伯的見證以鼻嗤之,因為他們不但看到了約伯在試煉中所受的痛苦,看到了約伯所說的話,更看到了約伯在試煉臨到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人性的「軟弱」。這個「軟弱」是他們所認為的約伯所謂的完全中的不完全,同時這個「軟弱」也成了「神眼中的完全人」的瑕疵。就是說,因著人都認為完全人就是完美的人,就是沒有瑕疵、沒有污點的人,這樣的人沒有軟弱,沒有疼痛的知覺,沒有傷心難過的情緒,沒有恨、沒有任何外表過激的行為,所以絕大多數的人並不以為約伯是真正的完全人。因為他在試煉中的諸多行為不能得到人的「認可」,例如:當約伯丟掉財產與失去兒女的時候,約伯並未像人想像的為丟掉財產與失去兒女而號啕大哭,他的這一「失態」讓人認為他很冷血,因為他沒有眼淚、沒有親情,這是最初約伯給人留下的「壞印象」。接下來約伯一系列的行為更是令人費解:「撕裂外袍」被人解讀為對神不敬,「剃了頭」被人誤認為對神有褻瀆之意、頂撞之意。除了約伯所說的「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這句話以外,人在約伯身上並未發現任何的神所稱許的義,所以,絕大多數的人對約伯此人的評價只是停留在對他的不解、誤解、懷疑、定罪與道理上的認可這個範圍裡,並沒有人能真正理解與領會耶和華神口中所說的「約伯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這話。

在人對約伯有了以上的印象的基礎上,人對約伯的義還有更進一步的懷疑,因為約伯所做的與在經上記述他的表現並不是像人想像的驚天地、泣鬼神一樣的讓人感動涕零,他不但沒有任何的「壯舉」,反而「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身體」。這一幕又驚呆了世人,也讓世人對約伯的義產生了疑惑甚至產生否定的態度,因為約伯在刮身體的同時並未向神禱告,也未向神許諾,更未見他痛哭流涕。這時候人所看到的只有約伯的軟弱,沒有其他,因而即便人聽了約伯說「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這話,人也都無動於衷,或者莫衷一是,仍然不能從約伯的話中看到約伯的義。約伯在經受試煉的痛苦中給人的印象基本都是不卑不亢,人看不到他行為的背後所發生在他內心深處的故事,也看不到他心裡對神的敬畏與他持守的「遠離惡事」的道的原則。他的不卑不亢讓人認為他的完全正直只不過是一句空話,他對神的敬畏也只不過是一個傳說,而他外表所流露出來的「軟弱」卻讓人對他印象深刻,也讓人對神所定義的完全正直的人「刮目相看」,甚或有了「新的理解」。當約伯開口咒詛自己生日的時候,我所說的「刮目相看」與「新的理解」就在此得到了證實。

雖然他受痛苦的程度無人能想像、體會到,但他沒有說出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只是用他自己的方式來減輕身體的痛苦,他說了一句這樣的話,原文記述道:「願我生的那日和說懷了男胎的那夜都滅沒。」(伯3:3)這句話也可能沒人把它當成一句很重要的話,也可能有的人留意了。在你們看,這句話有沒有抵擋神的意味啊?這句話有沒有埋怨神的意思呢?我知道你們很多人對約伯說的這句話有想法,認為既然約伯完全正直,就不應該有任何軟弱、難過的表現,反之應該「積極」面對來自撒但的任何攻擊,甚至笑臉相迎撒但的試探,對於撒但帶給他肉體的任何痛苦,他都應毫無反應,不應表達自己內心任何的感受才對,甚至應該求神讓這些試煉來得更猛烈些吧!這才是一個真正的錚錚鐵骨的「敬畏神遠離惡」之人應該表現與具備的。約伯在極度痛苦中只是咒詛自己的生日,並不埋怨神,更沒有抵擋神的意思,這事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因為從古到今沒有一個人曾經經受約伯這樣的試探,沒有一個人經受約伯這樣的遭遇。為什麼沒有一個人能經受約伯這樣的試探呢?因為在神那兒看,沒有一個人能夠承擔得起這樣一份責任、這樣一個託付,沒有一個人能做到約伯所能做到的,更沒有一個人能夠像約伯一樣在臨到這樣的痛苦的時候除了咒詛自己的生日以外,仍然不棄掉神的名,仍然稱頌耶和華神的名。這是不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呢?我們現在說約伯這些事是不是在讚揚約伯的行為呢?作為一個義人,作為一個能夠這樣為神作見證的人,作為一個能讓撒但抱頭逃竄不再在神面前控告的人,讚揚他一下有什麼不可嗎?難道你們的要求標準比神的還高嗎?難道你們臨到試煉的時候比約伯做得還好嗎?神都稱許了,你們還有什麼異議呢?

約伯因著不想讓神為他傷痛而咒詛自己的生日

我常常說神看人的內心,人看人的外表;神因著察看人的內心而了解人的實質,而人卻因為觀人的外表而定義人的實質。當約伯開口詛咒自己生日的時候,他的這一舉動驚呆了所有的屬靈人物,包括約伯的三個朋友。人是從神來的,人理當感謝神所賦予的生命、肉體,包括人的生日,而不應咒詛,這是常人能領會與想到的。對於任何一個跟隨神的人來說,這個領會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是任何時候都不能更改的真理,而約伯卻「違反常規」——咒詛自己的生日,他的這一舉動在常人來看是闖入了禁區,不但不能得到人的諒解與同情,而且也不能得到神的饒恕。與此同時,更多的人對約伯的「義」產生了懷疑,因為似乎約伯因著神對他的恩寵而產生了「放縱」,讓他竟敢如此膽大妄為,不但不在此感謝神對他有生之年的祝福與看顧,反而咒詛自己出生的那日都滅沒,這不是對神的抵擋又是什麼呢?這些外表的現象給了人定罪約伯此舉的證據,但誰能知道此時約伯真正的心思到底是什麼呢?又有誰知道約伯之所以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呢?這裡的內情與緣由只有神知道,也只有約伯本人知道。

當撒但伸手傷害約伯的骨頭的時候,約伯置身在魔掌之中,他無法擺脫,無力反抗,他的身體、靈魂承受著超強的巨痛,這個「巨痛」讓他深深地感受到了活在肉體之中的人的渺小、無力與柔弱,同時他也深深地領會、理解了神為什麼顧念與看顧人類的心情。在魔掌之中他體會到了肉體凡胎之人在此時竟然如此無助與軟弱,當他俯身下跪向神祈禱之時,他似乎感受到了神在掩面、在隱藏,因為神將他完全交在了撒但的手中,與此同時,神為他而流淚,更為他而痛心,神因著他的痛而痛,也因著他的傷而傷……約伯感受到了神的傷痛,也感受到了神的不忍……他再也不想讓神為他而傷痛了,再也不想讓神為他而流淚了,他更不想看到神為他而受痛苦。此時的約伯只想掙脫這肉體凡胎,不再忍受這肉體給他帶來的疼痛,因為這樣神就不再為他的疼痛而受痛苦了,但是他做不到,他不但要忍受肉體的疼痛,更要忍受「不想讓神擔憂」所帶來的痛苦。這雙重的疼痛,一份來自肉體,一份來自心靈,讓約伯承受撕心裂肺、肝腸寸斷的痛苦,也讓他感覺到了肉體凡胎之人的極限是那麼地讓人無奈與無助。在此情形之下,他渴慕神的心愈發強烈,恨惡撒但的心也隨之變得更加強烈,此時的約伯寧願自己沒有投胎人世,寧願自己不存在,也不願看到神為他而掉眼淚,為他而痛苦。他開始深惡自己的肉體,開始厭煩自己,厭煩自己出生的日子,甚至厭煩與自己有關的一切。他不願再提起他的生日與和他出生有關的一切,所以他便開口咒詛自己的生日:「願我生的那日和說懷了男胎的那夜都滅沒。願那日變為黑暗,願神不從上面尋找它,願亮光不照於其上。」(伯3:3-4)約伯的話中帶著對自己的恨惡:願我生的那日和說懷了男胎的那夜都滅沒。也帶著對神因著他而受痛苦的自責與虧欠:願那日變為黑暗,願神不從上面尋找它,願亮光不照於其上。這兩段話將約伯當時的心情表達到了極致,也將約伯此人的完全正直完整地呈現給每一個人,同時正如約伯所願的約伯的信與順服還有他對神的敬畏在此時得到了真正的昇華,當然,這個「昇華」正是神預期要達到的果效。

——《話・卷二 關于認識神・神的作工、神的性情與神自己 二》

灾難陸續降下,主再來的預言已經應驗,你想迎接到主得着進天國的機會嗎?誠邀渴慕主顯現的你參加我們的網上聚會,幫你找到路途。點擊按鈕與我們聯繫。

相關内容

神雖向人隱藏,神在萬物中的作為足能讓人認識神

約伯這一生的價值在哪兒呢?約伯的堅毅讓撒但變得怯懦,他的信心讓撒但懼怕、喪膽,他與撒但決一死戰的氣勢讓撒但痛心疾首,約伯的完全正直讓撒但在他身上再無從下手,從此便放棄對約伯的攻擊,也放棄了在耶和華神面前對約伯的控告,這就意味著約伯勝過了世界,勝過了肉體,勝過了撒但,也勝過了死亡,他是完完全全的屬神的人了。

人心與神為敵怎能敬畏神遠離惡事

既然現在的人都不具備約伯一樣的人性,那麼人的本性實質與人對待神的態度是什麼樣的呢?是不是敬畏神的人呢?是不是遠離惡的人呢?不是敬畏神、不是遠離惡的人只能用「神的仇敵」這四個字來概括。這四個字你們經常說,但是你們從來不知道這四個字的實際含義。「

關於約伯本人(一)

在約伯的心中深深地認為他的一切都來源於神的賜福,並不是他勞碌所得,所以,他並不以所得的賜福為資本,而是以盡心盡力地持守自己當守的道為生存的原則。他寶愛、感謝神的賜福,但他並不貪戀或索取更多的賜福,這是他對待家產的態度。他既不為得賜福而做什麼,也不為沒有或失掉賜福而煩惱、憂傷過;他既不因著神的賜福而欣喜若狂、忘乎所以,也不因著常常享受賜福而忽略了神的道,忘了神的恩。

約伯對神的信沒有因著神的隱藏而動搖過

儘管神對待他與對待其他人一樣,沒有向他顯現,沒有向他說話,但他依然持守著他的純正,相信神的主宰,而且因著怕得罪神而常常獻燔祭,常常來到神面前祈禱。從約伯從未看見過神卻能做到敬畏神這一事來看,約伯這個人是多麼喜愛正面事物,約伯的信心是多麼的堅定,他的信心又是多麼的實際。他並沒有因著神向他隱藏而否認神的存在,也沒有因著從未見過神而失掉信心、而棄掉神,他在神主宰萬物隱藏的工作中體會到了神的存在,感受到了神的主宰、神的能力。

發表迴響

通過Messenger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