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1 彼得與保羅所走的道路不同
1 彼得被成全是藉着經歷對付與熬煉而達到的。他説:「無論何時我得滿足神的心意,我所做的只求滿足神的心意,哪怕受刑罰、受審判我都心甘情願。」他把一切都給了神,他作工、説話與一切生活都是為了愛神而作而活,他是追求聖潔的人,他越經歷内心深處愛神的成分越多。而保羅只是外面作,雖然他也下功夫,但他作工是為了把工作作好好去領賞賜,一旦他知道自己得不着賞賜,那他就能將工作撂下。彼得注重的是内心中真實的愛,注重的是現實的可達到的,他不關心自己能否得着賞賜,而是注重自己的性情能否變化。
2 保羅注重的是多下苦功作工,注重的是外表的作工與奉獻,是正常人的經歷中所没有的道理,他并不注重深處的變化與真實的愛。彼得的經歷是為了達到對神有真實的愛,有真實的認識,他的經歷是為了達到與神的關係更近,達到有實際的活出。保羅的作工是為了耶穌對他的托付,他的作工是為了得到自己所盼望得到的東西,但這些與他對自己的認識、對神的認識并無關係,他的作工完全是為了逃避刑罰與審判。彼得追求的是純潔的愛,保羅追求的是公義的冠冕。
3 彼得經歷多少年的聖靈作工,他對基督的認識是實際的,他對自己的認識也是深刻的,所以他對神的愛也是純潔的。經過多年的熬煉,他對耶穌的認識、對生命的認識都提高了,他的愛是無條件的愛,是主動的愛,他不要報酬也不盼望得到什麽好處。保羅作工多年,他對基督并没有太多的認識,他對自己的認識也是少得可憐,他對基督的愛根本没有,他作工跑路是為了獲得最後的桂冠。他不是在盡本分,他的追求并不證明他是一個合格的受造之物,而彼得才是一個合格的盡本分的受造之物。
4 對人來説,凡是對神有貢獻的就應得着賞賜,越是有貢獻的越是理所當然得到神的喜悦。人的觀點的實質是交易性的,并不是主動地追求盡到受造之物的本分。對神來説,越是追求真實愛神的,追求完全順服神的,也就是追求盡受造之物本分的,越能得到神的稱許。神的觀點是要求人恢復人原有的本分,恢復人原有的地位,人本身就是受造之物,所以,人就不應越格對神有任何要求,只能盡受造之物的本分。
——《話・卷一 神的顯現與作工・成功與否在于人所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