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稱頌神的名,不問禍福

2017年08月17日

這裡有一個事實在聖經記載約伯的故事當中從來沒有提到過,這是我們今天要提的重點。約伯雖然沒有看見神,也沒有親耳聽到神的說話,但是在他的心裡有神的地位。他對待神的態度是什麼呢?就是前面所說的「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這個「稱頌」是沒有條件、沒有背景、沒有任何原因的。在這兒看到約伯把心交給了神,讓神掌管,他心裡所思所想、所定意、所計劃的都是向神敞開的,不是封閉著的,他的心不是與神對立的,他從來沒有要求神為他作什麼、賜給他什麼,他也不奢望這樣敬拜神能得來什麼。約伯跟神不搞交易,他對神沒有任何要求,也沒有索取,他稱頌神的名是因著神主宰萬物的大能與權柄,而不是根據自己得福或受禍。他認為無論人從神得福還是受禍,神的大能與權柄是不會改變的,所以,無論人身處何境,神的名都是應當稱頌的。人從神得到賜福是因著神的主宰,人受禍也是因著神的主宰,神的大能與權柄主宰安排著人的一切,人的旦夕禍福都是神大能與權柄的彰顯,無論從哪個角度上來看神的名都是應當稱頌的,這是約伯有生之年經歷與認識到的。約伯這一切的心思與他的行為達到了神的耳中,來到了神的面前,讓神看為重,神寶愛約伯這樣的認識,也寶愛約伯能有一顆這樣的心。這顆心在隨時隨地地等待著神的吩咐,隨時隨地地迎接要臨到他的一切。約伯個人對神沒有要求,他要求自己做的就是等候、接受、面對與順服從神來的一切安排,這是約伯認為的自己的職責,這也正是神所要的。約伯從來沒有看見過神,也從來沒有聽過神對他講什麼,吩咐什麼,教導什麼,曉諭什麼,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在神對他沒有作任何真理方面的開啟、引導與供應的情況下,他能有這樣的認識,能有這樣對待神的態度是難能可貴的,在神那兒他這樣的表現就足夠了,他的見證是神稱許的,是神寶愛的。約伯雖然沒有見過神,沒有聽過神對他的親口教導,但是在神看他的心、他的這個人遠遠比那些在神面前只能夠講高深道理、講大話、講獻祭而對神沒有任何真實的認識、對神沒有真實敬畏的人寶貴。因為約伯的心裡純潔,對神沒有隱藏,他的人性誠實、善良,他喜愛正義與正面事物,具備了這樣的人性,具備了這樣一顆心的人才能遵行神的道,才能做到「敬畏神,遠離惡事」,這樣的人能看到神的主宰,看到神的權柄與大能,能達到順服神的主宰安排,這樣的人才能真正稱頌神的名。因為他不問禍福,因為他知道一切都在神手中掌握,人的擔心是愚昧無知、沒理智的表現,是對神主宰萬物這一事實持懷疑態度的表現,也是人不敬畏神的表現。約伯的這些認識正是神所要的。現在來看約伯對神在理論上的認識有沒有你們多呢?因為神在那時候作的工作、說的話很少,要達到認識神並非是一件易事,約伯能有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他沒有經歷過神的作工,沒聽過神的說話,也沒看到過神的面,他對神能有這樣的態度,完全是因著他的人性與他個人的追求而達到的,而他的人性與他的追求是現在的人所不具備的,所以在當時那個時代神就說「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在那個時代神就已經對他有這樣的評價,有這樣的定論了,更何況現在呢?

——《話・卷二 關于認識神・神的作工、神的性情與神自己 二》

灾難陸續降下,主再來的預言已經應驗,你想迎接到主得着進天國的機會嗎?誠邀渴慕主顯現的你參加我們的網上聚會,幫你找到路途。點擊按鈕與我們聯繫。

相關内容

撒但首次試探約伯(牲畜被擄,兒女遭災)

「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這句話就是約伯為神作的見證。正是這樣一句普通的話讓撒但聞風喪膽,抱愧蒙羞,驚慌逃竄,更讓撒但束手無策,也正是約伯的這一句話讓撒但感到了耶和華神作為的奇妙威力,也讓撒但見識到了一個有神的道在心中掌權的人的超凡魅力,更讓撒但看到了在一個小小的人身上為了持守「敬畏神,遠離惡事」的道而表現出來的強大的生命力。

不要對神的試煉有任何的顧慮

人是神造的,神主宰安排人的一切是天經地義的,這是神的責任,是神主宰萬有的權柄!神不允許撒但隨意殘害人,隨意虐待人,也不允許撒但用各種方式誘導人,更不允許撒但介入神對人類的主宰,不允許撒但踐踏破壞神主宰萬有的規律,更何況神經營拯救人類這麼大的工作呢!神要拯救的人、能為神作見證的人是神六千年經營計劃工作的核心與結晶,也是神六千年作工的心血代價,神怎能將這些人隨意交與撒但呢?

聖經及神對約伯評價的話

約伯不但為自己敬畏神遠離惡而做著他自己該做的,而且他為他的兒子們也常常這樣在神面前獻燔祭。他唯恐他的兒子們常常在筵宴的時候「犯了罪,心中棄掉神」,那約伯在這件事上是如何表現的呢?原文這樣描述「筵宴的日子過了,約伯打發人去叫他們自潔。他清早起來,按著他們眾人的數目獻燔祭」,約伯這樣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他對神的敬畏是出自於他的內心,而不是外表行為,而且他對神的敬畏在他平日裡的生活中可以時時處處尋得見,因為他不但自己遠離惡事,而且常常為他的兒子們獻燔祭。

關於約伯本人(二)

這個在東方人中為至大的人竟然「坐在爐灰之中,而且自己拿瓦片刮身體」,這一前一後的兩個描述是不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呢?這個對比讓我們看到了約伯的本真面目:約伯雖然身分、地位顯赫,但他從不寶愛,也不在乎他的身分與地位;他不在乎人怎麼看待他的身分,也不在乎他的所做所表現能否給他的身分帶來什麼負面影響;他不貪戀地位之福,也不享受地位、身分給他帶來的光環,他只在乎在耶和華神的眼中他的價值與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發表迴響

通過Messenger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