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追求真理(四)上集

先回顧一下,上次聚會交通了什麽内容?(上次聚會交通了「什麽是追求真理」這個話題,先針對「既然人所認為的這些好的、對的東西不是真理,人為什麽還能把它當作真理來持守,還以為自己是在追求真理?」這個問題列了三方面原因。主要談了第一方面原因,人觀念中認為對的、好的東西到底有哪些。)上次聚會主要交通了第一方面原因,講到人觀念中認為對的、好的東西,一共分了兩大類,第一類是好行為,第二類是好的德行。好行為這一類共舉了六個例子,有知書達理、温文爾雅、彬彬有禮、尊老愛幼、和藹可親,還有平易近人。好的德行這一類還没有交通。有些問題交通完就得回顧回顧,把所交通的真理、原則再捋順、捋清楚,綫條清晰了,這就容易達到明白真理了。上次交通的這些内容有大的項目,還有列舉出來的具體條目,看似很多,其實就是在大的項目裏交通了一些具體内容,這些具體内容又分成幾條,這樣交通綫條更清晰一些。好的行為這方面舉了六個例子,但并没有一一作具體交通,其中知書達理這種表現是人觀念中認為對的、好的東西的典型代表,這個例子交通得相對多一些,其餘的跟這個類似,你們可以用類似的方式來解剖、分辨。

今天在交通正式内容之前,我先講個小故事。你們是不是喜歡聽故事啊?(是。)聽故事不那麽累,精力不用太集中,壓力相對小一些,還挺有趣。那你們就認真聽,一方面是聽這個故事所講的内容是什麽,另一方面是揣摩為什麽要講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所包含的具體的中心思想是什麽,就是通過這個故事,人能從中得到哪些實際的東西。那咱們就開始講故事,這是小肖和小吉的故事。

小肖和小吉的故事

前段時間,小肖感覺眼睛不舒服,還伴有視物模糊、畏光、迎風流泪、有异物感等症狀,揉搓之後也不起太大作用。小肖不知這是怎麽回事,心想:「我這眼睛以前没什麽病啊,視力也不錯,今天是怎麽了?」照鏡子看看,眼睛跟之前也没什麽不同,就是有些發紅,偶爾會看到血絲。小肖感覺很納悶,心裏也有點不舒服。剛開始他没太在意,但是隨着這些症狀出現得越來越頻繁,小肖終于按捺不住了,琢磨琢磨,「是去看醫生呢,還是查查資料呢?查資料太麻煩了,也看不準到底是怎麽回事,還是去看醫生直截了當,醫生説的肯定準確」。于是,小肖去看了醫生。醫生檢查後没發現什麽大問題,就開了點常規的眼藥水,并叮囑小肖要保護眼睛,不要太疲勞。小肖知道自己的眼睛没有大問題,心裏踏實多了。回家後,小肖按着醫生囑咐的每天按時、按量使用眼藥水,幾天後症狀有所减輕,小肖心裏一塊大石頭終于落地了,覺得既然用藥能治就不是什麽大病。但好景不長,一段時間後,他的眼睛又恢復之前的症狀了。小肖就加大了藥量,眼睛似乎感覺舒服了一些,症狀有所减輕。但過了些日子,眼睛的症狀又如剛開始一樣,而且越來越嚴重,發作得越來越頻繁。小肖百思不得其解,心裏又是一陣煩悶:「這可怎麽辦呢?醫生開的藥都解决不了問題,難道我這眼睛真有大問題了?這可不能忽視。」這次小肖决定不再去看醫生,也不再諮詢醫生有關眼睛的問題,而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問題。于是,小肖上網查找各種與自己眼睛的症狀有關的視頻、資料,多數都説眼睛出現這類問題屬于用眼不當,應該注意保養,更應該正確地用眼。小肖看了這些説法覺得無關緊要,不能解决自己的問題,于是繼續查考資料。一天,小肖發現一個資料上説,眼睛出現這些症狀可能是眼底充血,可能是青光眼的前兆,或許這些症狀後續會發展成白内障。看到「青光眼」「白内障」這幾個字,小肖的腦袋「嗡」的一聲,眼前一片漆黑,差點兒昏厥過去,心臟撲通撲通直跳,「神啊,這是怎麽了?難道我真的要得青光眼、白内障嗎?聽説白内障得開刀動手術,得了青光眼之後容易變成瞎子啊!那我不就完了嗎?我還年輕,要是真瞎了,成盲人了,那我這後半輩子還怎麽過啊?以後的日子不就没指望了嗎?不就要在黑暗中度過了嗎?」看着資料上的「青光眼」「白内障」這些詞,小肖再也坐不住了,心裏更煩亂了,同時也更加陷入消沉、抑鬱中。他不知怎麽辦,不知接下來的日子到底該怎樣面對,心裏充滿惆悵,眼前一片迷茫。面對這個問題,小肖整個人陷入了絶望之中,對生活失去了興趣,盡本分也提不起勁來了。他不想再去問醫生,也不想與其他人説起自己眼睛的問題,當然也生怕别人知道他的眼睛即將會變成青光眼或白内障。就這樣,小肖在消沉中、在消極迷茫中度過了一天又一天,他不敢預測自己的未來,也不想規劃自己的未來,因為未來對他來説是殘酷的,是令人心碎的。他每天活在消沉中,活在絶望中,心情糟透了。他不想禱告,不想讀神的話,更不想與其他人交談,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這樣過了幾天之後,小肖突然覺得,「這種狀態似乎不是很好,既然前途渺茫,既然神不保守我,讓我得了這樣的病,那我為什麽還要好好盡本分呢?人生苦短,我為什麽不趁現在眼睛好的時候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來善待自己呢?為什麽要活得那麽累?為什麽要作踐自己、苦待自己呢?」于是,小肖一天除了睡覺、吃飯、工作之外,多數時間都泡在網上,玩游戲、看視頻、追劇,外出的時候還拿着手機不停地玩游戲,天天沉迷于網絡世界。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小肖感覺眼睛越來越不舒服,症狀越來越加重,受不了的時候,他就滴一些眼藥水來緩解,症狀减輕一些就繼續沉迷在網絡之中,看自己喜歡看的東西,用這種方式來减輕自己内心深處的恐懼、害怕,也用這種方式來打發時光,來度過自己的每一天。每當感覺眼睛不舒服,症狀加重的時候,小肖就下意識地看看周圍的人,心想:「别人跟我一樣地用眼,為什麽他們的眼睛就不會發紅,不會常常流泪,不會有异物感呢?為什麽就我得了這樣的病?神這不是偏待人嗎?我這樣為神花費,神為什麽不保守我呢?神不公平啊!别人為什麽都那麽幸運,能得着神的保守,為什麽我就得不着?為什麽倒霉的事偏偏落在我的頭上?」小肖越想越來氣,越想越惱火,越惱火就越想用上網娱樂消遣來化解這種仇恨、惱火。他希望眼疾盡快地離開自己,但是,不管他怎樣沉迷于網絡,他越是想化解,他心裏越没有快樂、没有平安,越感覺自己倒霉,心裏就埋怨神不公平。日子一天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小肖眼睛的問題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他的心情越來越糟。在這種背景之下,小肖感覺更加無助、更加倒霉。小肖的日子就這樣繼續着,没有人能幫助他,他也没有尋求任何的幫助,只是在迷茫中、在消沉中、在無助中度過每一天。

這是小肖的故事,小肖的故事就講到這兒。接下來講小吉的故事。

小吉在盡本分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和小肖一樣的問題,眼睛視物模糊,常常感覺發脹、發酸,同時還常常伴有异物感,通過揉搓之後也没有任何的改善。小吉心想:「這是怎麽回事啊?以前眼睛挺好的,從來没看過眼科醫生,最近到底是怎麽了?難道是自己的眼睛出現問題了?」照鏡子時也没看出眼睛與之前有什麽不同,只是感覺眼睛有灼熱感,使勁眨眼就會更加酸脹,流眼泪。小吉感覺眼睛出問題了,心想:「眼睛出問題可不是小事,不能忽視。不過自己也没有感覺太不舒服,没有影響到生活與盡本分,這段時間教會工作挺忙,去看醫生影響盡本分,那就等空閑時先查找一下資料吧。」這樣决定後,小吉在盡本分之餘通過查找相關資料得知自己的眼睛并没有大問題,只是長時間過度用眼導致眼睛出現不舒服的感覺,只要正確用眼,適當地保養,用一些合適的方式去保健,眼睛就能恢復正常。看到這兒,小吉心裏很高興,「既然不是什麽大問題,那就不用太擔心了。資料上提到要正確用眼、正確地保健,那就查一下到底怎麽正確地用眼、怎麽保健能使眼睛恢復正常。」小吉又查找了有關資料,選擇了一些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接下來,小吉除了正常地生活、盡本分之外,又多了一項保護眼睛的工作,每天按照資料中所説的方式保養着眼睛。小吉一邊這樣嘗試着,一邊體會着眼睛之前出現的那些症狀是否有所緩解。通過一段時間的試驗、嘗試,小吉感覺有一些方法是可行的,有一些方法只是道理講得好但并不適用,起碼不能解决自己的問題。于是,小吉根據這段時間的總結,選擇了幾種適合自己的保養眼睛的方式方法,每天在不耽誤盡本分的情况下操練正確用眼,保養眼睛。一段時間後,小吉的眼睛果然感覺越來越好,之前出現的眼睛發紅、發酸、有灼熱感等這些症狀逐漸地在减輕,出現的頻率越來越低。小吉感覺很慶幸,「感謝神的帶領,這是神的恩待、神的引導。」雖然眼睛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少,症狀越來越輕,但小吉仍然堅持使用保養眼睛的方法還有正確的用眼方式,没有懈怠。一段時間後,小吉的眼睛徹底恢復正常了。通過這段時間的經歷,小吉學會了一些保養眼睛的方法,也學到了怎樣正確地用眼、怎樣正確地生活,在人生的閲歷上增加了一些正面的生活常識。小吉很高興,他感覺自己雖然經歷了一段波折,經歷了一些不平常的事情,但是最終自己得着了一些寶貴的生活閲歷。每當身邊有人説到眼睛不舒服,感覺發脹、發酸的時候,小吉便把自己的經驗、方式方法如實地告訴他們。通過小吉的幫助,眼睛出現症狀的人也學到了一些正確用眼與正確保養眼睛的方式方法,小吉心裏很高興,身邊的人也從小吉得着了不少幫助。這樣,小吉與其他人在這平常的歲月裏得着了一些人性生活中該有的常識,大家在一起工作、盡本分很開心,也很快樂。小吉没有因為眼睛出問題這件事陷入消極、陷入無助,也從來不埋怨自己倒霉,雖然他在查找資料的時候也看到了小肖所看到的一些駭人聽聞的説法,但他并不太在意,而是積極地、正確地解决了自己的問題。在發生了同樣的事情之後,小肖一再地陷入消沉,陷入無助、迷茫之中,而小吉不但没有陷入消沉、迷茫,更没有陷入對神的埋怨之中,反而從中得着了更有利、更積極、更正面的生活態度,幫助了自己,也幫助了他人。

這就是小肖和小吉的故事。他們倆的故事講完了,你們聽明白了吧?小肖和小吉這兩個人你們喜歡哪個?(小吉。)那小肖這人怎麽不好啊?(他臨到事不能正確對待,都是消極對抗。)消極對抗,就是自尋死路啊。别人臨到事都尋求真理解决,他臨到事不能尋求真理,采取消極對抗,這是自取滅亡。現在雖然信息發達,但是在這個撒但的世界中,到處都是謊言、到處都是欺騙,充滿了謊言、充滿了欺騙,人在這個紛亂的世界中,在面對任何事情、面對各種信息的時候都需要有智慧,都需要睿智、敏感,要有分辨,而且要嚴格地篩選各種信息,有正確的立場,不能輕易相信任何一種説法,更不能輕易接受任何一種信息。在撒但的世界中,人人都説謊,而且説謊的人不需要對任何人負責任,説完就完事了。這個世界上没有人譴責撒謊,没有人譴責欺騙,人心叵測,每一個撒謊者背後都有存心、目的。比如,你看醫生的時候,醫生就告訴你,「你這個病得趕緊治啊,不治以後就能發展成癌症啊!」膽小的人就害怕了,「哎呀,能發展成癌症啊,那趕緊治吧!」結果越治越嚴重,最後真的住院了。其實,醫生當時説的是能發展成癌症,就是現在還不是癌症,但你錯誤地領會為現在就得趕緊當癌症治,這是不是找死呢?當癌症治那只能越治死得越快,你存活的日子還能長嗎?(不能。)其實現在你的病不是癌症,那有的醫生為什麽説不治會發展成癌症呢?他們這樣説的目的就是為了騙錢,就是想讓你當重病治療,你要知道是小病就不治了,這錢他就挣不着了。很多醫生給人看病,抓住一個病人就像小鬼抓住一個人似的,抓住就不撒手,這是多數醫生對待病人常用的手段。首先是告訴你,他多麽有名、多麽會看病,他治好了多少人、治好了什麽病,他的行醫資歷是多久,讓你相信他,踏踏實實地坐下來接受他的治療,然後再告訴你,你即將要得什麽大病,不治的話就能死。人都有一死,但真能因為這個病死嗎?不見得吧,人的生死都在神手中,是神説了算,不是醫生説了算。醫生騙人往往就用這個伎倆。那些膽小的、怕死的就到處尋醫問藥,讓醫生下斷案,醫生説有得癌症的可能,他就相信,就趕緊讓醫生治,解除自己得癌症致死的隱患。這是不是自己嚇自己呢?(是。)醫生的事咱們就不説了,繼續説小肖和小吉這兩個人。他們看待發生在身邊的任何事物的角度、觀點與立場是截然不同的。小肖完全就是一個消極包,而小吉臨到事能正確對待,有正常人性的理智、判斷,用積極的方式去面對,還堅持盡自己的本分,這兩個人是截然不同的。小肖臨到事就破罐子破摔,也不尋找正確的方式方法去對待,而且還没分辨,又糊塗,又愚蠢,又愚頑,又剛硬,還挺惡毒。他得什麽病、臨到什麽難處、臨到不好的事就希望大家都臨到,他恨神不保守他,就想發泄,不敢拿别人發泄、撒氣,就拿自己發泄、撒氣,這是不是一種凶惡性情啊?(是。)臨到點不如意就埋怨,就恨,就嫉妒,這就是凶惡。小吉臨到事有正常人性的理智、判斷,有正常人性該有的智慧、選擇,雖然與小肖得了同樣的病,但最後小吉的問題解决了,小肖的問題却一直解决不了,而且每况愈下,愈演愈烈。小肖的問題很嚴重,不僅是肉體疾病的問題,也暴露了他内心深處的性情,暴露出這個人頑固、剛硬、愚蠢、惡毒。這兩個人就是這樣的區别。如果你們對這兩個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對待事物的態度、方式方法有更多細節的認識、理解,你們過後可以繼續交通,與自己對號入座,吸取教訓,當然更應該像小吉那樣從積極方面進入,正確對待生活,争取達到看人看事、做人做事都以神話語為根據,以真理為準則,成為追求真理的人,不要做小肖一樣的人,這對不對?(對。)應該這麽追求、實行。

接下來,再回顧一下上次聚會所交通的内容。對于人觀念中認為對的、好的東西中的第一項内容——好的行為,咱們列舉了六條,都是傳統文化提倡的,也是人在現實生活中喜歡的好行為。你們説説都有什麽?(知書達理、温文爾雅、彬彬有禮、尊老愛幼、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咱們没有更多地列舉,或許在各國的傳統文化中還有一些不同于中國傳統文化所總結出來的這六種代表性的好行為,咱們就不一一列舉了。針對這六條,上次交通、解剖了一些具體的内容。總的來説,這些外表的好行為不代表人性裏正面的東西,更不代表一個人的性情有變化了,也絶不能證明人明白真理、活出真理實際了,這僅僅是人可以看得到的一種外表的行為,簡單地説就是人外表的表現。這些外表的表現、流露,僅僅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相處、生活時的一種禮儀性的東西。禮儀性的東西指什麽?就是最外表的東西,人看着感覺舒適的東西,根本不代表人的實質,不代表人的思想觀點,不代表人對待正面事物的態度,更不代表人對待真理的態度。人類對于外表行為的這些要求與衡量標準,只是人能領會到的、人能達到的一些禮儀性的東西,與人的實質根本没有任何的關係。一個人表面上無論多麽和藹可親、無論多麽平易近人,無論他外表活出的行為多麽地讓人喜歡、讓人尊重、讓人敬仰崇拜,都不代表這個人是有人性的人,也不代表這個人的本性實質是善良的、是喜愛正面事物的、是有正義感的,當然更不代表這個人是能追求真理的。人類所總結出來的這些好行為,僅僅是為了讓人類有别于其他生物而提倡的一些外表的表現、活出。比如,知書達理、温文爾雅、彬彬有禮這些好行為只是代表這個人外表挺規矩,懂禮貌,是受過教育、有教養的人,不像動物一樣不懂規矩。人吃完飯、喝完水就得用手或者紙巾擦擦嘴,清潔一下,狗吃完飯、喝完水,你給它擦嘴它都不願意,動物就不懂這些。那人為什麽懂啊?因為人是「高級動物」,人應該懂。所以,這些好的行為只是人用來規範人類這個生物族群的行為的,讓人類這種生物有别于其他低級的生物而已,它與做人、與追求真理、與敬拜神没有絲毫的關係。也就是説,即便你的外表達到了知書達理、温文爾雅等等這幾條要求標準,具備了這幾條好的行為,也不能説明你就是有人性的人,就是有真理的人,就是敬畏神遠離惡的人,絲毫都不能説明。相反,只能説明你這個人經過了系統的行為教育、系統的禮儀規範之後,説話、表情、舉止等方方面面都規矩一些了,比動物强了,有點人樣了,但這也不代表你是追求真理的人,甚至可以説與追求真理没有絲毫的關係。你具備了這些好的行為,根本就不代表你具備了追求真理的條件,更不代表你已經進入真理實際得着真理了,絲毫不能説明這些。

養過猫狗的人都能感覺到猫狗的一點兒可愛之處,有的猫狗還真懂點禮貌。有的小猫想進主人的屋,進屋之前先在門口叫兩聲,主人没發話它就不進,直到主人説「可以進來」,它才進。猫都懂這樣的禮貌,在進門之前先徵得主人的同意,這是不是一種好的行為啊?這一點連動物都能具備,人具備這點好行為能比動物高多少呢?這是人起碼該具備的常識,不用人教育,這是很正常的事。這種好的行為是讓人感覺相對合適、舒服一些,但是活出這些好行為能代表人性的品質、實質嗎?(不代表。)不代表。它僅僅是做事該有的一種規矩、方式,與人性的品質、實質没有絲毫的關係。比如猫和狗,它們所擁有的共同點是什麽?就是人給它們吃的,它們都會表示出親昵、感謝的意思,有這樣的舉止,也能表現出這樣的行為來。但它們所不同的是,一個是專門抓老鼠的,一個是專門看家望門的,猫隨時隨地都能離開主人,有好玩的地方它就把主人忘了,就不搭理主人了,狗永遠都不會離開自己的主人,它認定你是主人,就是换了主人,它也會認你,也會拿你當主人,這就是猫與狗在品行、實質上的區别。再來説説人。人所認為的好的行為,比如知書達理、彬彬有禮、平易近人等等,雖然有一些是高于其他生物的,就是人能做到的高于其他生物,但這些只是外表的行為與規矩,只是來規範人的行為,讓人有别于其他生物、動物的一些做法。雖然有了這些好行為能讓人感覺自己有别于其他生物,或者高于其他生物,但事實上,有些地方人做得還不如動物。比如,尊老愛幼這一條,在動物界,狼的族群就比人類做得好,在狼群中,不管是誰的幼崽,成年狼都會去照顧,也不欺負、傷害,而人就做不到,人類這一點就不如狼群。你看人類的尊老愛幼是什麽啊?人真能達到嗎?「愛幼」這一條一般人就達不到,人就不具備這方面的好行為,就是不具備這樣的人性。比如,小孩的父母在跟前的時候,人跟小孩説話特别地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當父母不在跟前了,人的鬼相就露出來了,小孩跟他説話,他就不搭理了,甚至看小孩不順眼還能虐待小孩,這多缺德啊!在世界許多國家,拐賣兒童的事都不少,這成了世界性的難題。就尊老愛幼這個好行為人都不具備,欺負小孩良心都没有責備,你們説這是什麽人性啊?還裝尊老愛幼呢,都是外表假象。為什麽説這個例子呢?就是人類即便總結出了這些好行為,對人的行為提出了這些要求標準,不管人能不能做得到,也不管人具備了多少好行為,人的敗壞實質是改變不了的。人看人看事、做人做事的準則完全是根據敗壞人類的思想觀點産生的,也是由敗壞性情决定的。即便人類總結出的要求標準是公認的,是好的、高的標準,人能不能達到?(不能。)這就是問題了。即使外表能做得好一點,得到奬勵了,被公認了,那也有偽裝、欺騙的摻雜,因為人都承認做一點好事容易,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如果真是好人,為什麽做好事那麽難呢?所以,人類所謂好的標準、公認的標準是没有人能達到的,都是吹嘘、作假、虚構的。即使外表能做到一些,能具備一點好行為,就像知書達理、温文爾雅、彬彬有禮、尊老愛幼、和藹可親、平易近人這幾樣東西,人能做到一些、具備一些,但也只是短時間的,是暫時的,或者是在一時的背景下,在需要的時候才有這些表現。一旦涉及地位、臉面、金錢、利益,甚至涉及到命運、前途了,人的本性、凶相就暴露出來了,就不是知書達理、温文爾雅、彬彬有禮、尊老愛幼、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形象了,而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互相陷害、互相殘殺。這類事發生得太多了,就是朋友、親人甚至父子之間,因為利益、地位、權力都能互相殘殺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可見人間慘狀。所以説,知書達理、温文爾雅、彬彬有禮、尊老愛幼、和藹可親、平易近人這些東西只能説是一時背景下的産物,没有人能真正活出來,就連中國人所崇拜的聖人、名人都做不到,所以這些説教理論都是荒唐的,純粹是胡説八道。在涉及到個人利益的事上,追求真理的人能够根據神的話語、以真理為準則來解决,能够達到實行真理順服神,這樣,他所具備的真理實際就高于人類所公認的這些好行為的標準了。那些不追求真理的人衝不破利益這一關,就實行不出真理了,他連好行為這些規條的東西都守不住,那他看人看事、做人做事的根據與準則是什麽?肯定就只是規條、道理,是撒但的哲學法則,就不是神話真理了。因為他不接受真理,他只圖利益,自然就行不出真理來,連好行為都守不住了,想偽裝也裝不下去了,就暴露出自己的本來面目了。他為了自己的利益能争、奪、搶,能搞陰謀詭計、玩欺騙,能整人治人,甚至能殺人,這些凶惡的事都做出來了,這是不是本性暴露出來了?當本性暴露出來的時候,人就容易看見他説話做事的存心是什麽、根據是什麽,就能看明白他完全是憑撒但哲學活着,他看人看事、做人做事的根據就是撒但哲學。比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有錢能使鬼推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燒」「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你不仁,我不義」「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等等這些撒但的邏輯、法則就在人裏面當家了。當人憑這些東西活着的時候,人的知書達理、温文爾雅、彬彬有禮、尊老愛幼等等這些好行為儼然就變成一張偽裝的面具了,就都成假象了。為什麽成假象了呢?因為人真正活着的依據與法則是撒但灌輸給人的那些東西,并不是真理。所以,人起碼的良心道德在不喜愛真理之人的身上不起作用。臨到利益瓜葛的時候,他的本相就暴露出來了,那時候人就看見他的真實面目了,就會驚訝地説,「這個人平時不是很温柔、很彬彬有禮、很紳士嗎?怎麽臨到事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其實不是變了,是他的本相才顯明、才暴露。不涉及他利益、不撕破臉皮的時候,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偽裝,都是在欺騙,當他的利益受到影響、受到威脅,他不再偽裝的時候,他所暴露出來的生存依據與法則才是他的本性,才是他的真相,才是他的實質。所以,不管人有怎樣的好行為,不管人外表的行為是多麽地讓人無可挑剔,都不代表這個人是追求真理、喜愛正面事物的人,起碼不代表這個人有正常的人性,更不代表他是一個值得信賴、值得交往的人。

灾難陸續降下,主再來的預言已經應驗,你想迎接到主得着進天國的機會嗎?誠邀渴慕主顯現的你參加我們的網上聚會,幫你找到路途。點擊按鈕與我們聯繫。

通過Messenger與我們聯繫
縮小
放大
全屏
退出全屏

什麽是追求真理(四)上集

00:00
00:00
上一篇
播放
下一篇
循環播放
随机播放
静音
觀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