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神的警告臨到尼尼微人
因為城中之人的惡達到了神的面前,神對他們心生厭憎、恨惡,所以神要將此城滅掉,但是在神毀滅此城之前,神要通告城中之人,與此同時,神也給了城中之人一個悔過自新的機會,時限為四十日。也就是說,在四十日期間,如若城中之人沒有悔改的表現,不向耶和華神認罪、俯伏,神便會將此城如滅所多瑪城一樣而將其滅掉,這就是耶和華神要傳達給城中之人的意思。
歡迎各國各方渴慕神顯現之人來尋求考察!
在神對尼尼微城之人心意轉變的這個過程中沒有猶豫、沒有含混不清的成分,而是由純粹的發怒到純粹的寬容,這就是神實質的真實流露。神作事從來都不優柔寡斷,他作事的原則與目的都清澈透明,都純淨無瑕,絕對不摻有任何詭計、陰謀,就是說,神的實質沒有陰暗、沒有邪惡。神向尼尼微城的人發怒,是因著尼尼微城之人的惡行達到了他的眼中,這個時候他的怒氣來自於他的實質,而當神的怒氣消失,神的寬容再次施於尼尼微城之人的時候,神所流露的依然是神自己的實質,而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因著人對神的態度而變化的,在這期間神不容人觸犯的性情沒有變,神寬容人的實質沒有變,神愛人、憐憫人的實質沒有變。當人行惡得罪了神,神便向人發出怒氣;當人真實悔改的時候,神的心便回轉不再向人發怒;當人硬著頸項繼續與神對抗的時候,神的怒氣便不斷,神的烈怒便一點一點地逼近人,直到將人毀滅,這就是神性情的實質。神的性情所流露發表出來的無論是烈怒還是憐憫慈愛,都是根據人的表現,根據人的行為,也根據人內心深處對神的態度。如果神的怒氣不斷地向一個人發出,那無疑這個人的內心與神是敵對的,因為他從來都沒有真實的悔改,從來都不向神「低頭」,對神從來都沒有真實的信服,因而他從來都得不到神的憐憫與寬容。如果一個人常常得到神的眷顧,常常能獲得神的憐憫與寬容,那無疑他的內心對神不但有真實的信服,而且他的心與神不是敵對的,他常常在神面前有真實的悔改,因而即使神的管教常常臨到他,但神的烈怒並不會降在他身上。
在這段很簡短的記述中,讓人看到了神的心,看到了神實質的真實,看到了神的發怒與神心意的回轉都是有原因的。雖然當神發烈怒的時候與此刻神的回心轉意有一個強烈的對比,讓人似乎覺得神的怒氣與神的寬容這兩方面的實質有很大的跨越,或有很大的反差,但神對待尼尼微城之人悔改的態度,又一次讓人看到了神真實性情的另一方面表現。神的回轉著著實實地又一次讓人類看見了神憐憫慈愛的真實性,看見了神實質的真實流露,不得不讓人類承認神的憐憫慈愛不是傳說,不是天方夜譚,因為神此時此刻的心情是真實的,神的回轉是真實的,神的的確確又一次將憐憫與寬容施給了人類。
尼尼微人內心真實的悔改贏得神的憐憫,改變了自己的結局
神的回轉與他的烈怒有沒有矛盾呢?當然沒有!因為神此刻的寬容是有原因的,什麼原因呢?那就是經文中所說的「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與「丟棄手中的強暴」。
「惡道」不是指一兩件惡事,而是人行事的源頭是邪惡的。「離開了惡道」就是不再那樣做事了,就是不再以惡的方式行事了,就是做事的方式、源頭、出發點、存心、原則都變了,心中不再以那些方式與原則為享受、為快樂了。「丟棄手中的強暴」中的「丟棄」就是放下、棄掉,與過去徹底決裂,不再走回頭路的意思。尼尼微人丟棄手中的強暴這一現象證實了也代表了他們真實地悔改了。神觀看人的外表,也察看人的內心,當神確實察看到了尼尼微人內心真實悔改的同時,也觀看到了尼尼微人離開了所行的惡道、丟棄了手中的強暴的時候,神才回心轉意。就是說,人的行為、人的表現、人的各種作法與人內心真實認罪悔改的態度,讓神回心轉意,讓神改變了神的意思,收回了神的決定,不再懲罰毀滅他們,從而尼尼微人的結局得到了改變,他們自己挽回了自己的性命,同時再次贏得神的憐憫與寬容,神的怒氣也隨之收回。
——《話・卷二 關于認識神・獨一無二的神自己 二》
灾難陸續降下,主再來的預言已經應驗,你想迎接到主得着進天國的機會嗎?誠邀渴慕主顯現的你參加我們的網上聚會,幫你找到路途。點擊按鈕與我們聯繫。
因為城中之人的惡達到了神的面前,神對他們心生厭憎、恨惡,所以神要將此城滅掉,但是在神毀滅此城之前,神要通告城中之人,與此同時,神也給了城中之人一個悔過自新的機會,時限為四十日。也就是說,在四十日期間,如若城中之人沒有悔改的表現,不向耶和華神認罪、俯伏,神便會將此城如滅所多瑪城一樣而將其滅掉,這就是耶和華神要傳達給城中之人的意思。
尼尼微王的舉動不得不說是人類史上難得一見的奇蹟,堪稱敗壞人類向神悔改、認罪的楷模。當尼尼微王聽到消息之後,他便下了寶座,脫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然後又宣告通城的人不可嘗什麼,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與牲畜都當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並宣告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
只有造物主疼惜這個人類,只有造物主愛憐這個人類,只有造物主與這個人類有難以割捨的真情真意,也只有造物主能施憐憫於這個人類,只有造物主愛惜所有的受造之物。他的心被人類的一舉一動所牽引:他為人類的邪惡敗壞而怒而憂而傷;他為人類的悔改與信服而喜而樂而回轉而慶賀;他的每一個心思、每一個意念都為人類而有而轉動;他的所是所有都為人類而發表;他的喜怒哀樂都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他為著人類遊走奔忙,為著人類靜靜地付出他生命的點點滴滴,為著人類奉獻他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
儘管神的烈怒常常臨到人類的某個角落、某個時代,但神的憐憫卻從未停止過,他以他的憐憫帶領、引導一代又一代的受造人類,供應、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受造人類,因為他對人類的真情永不改變,就如耶和華神說的「……我豈能不愛惜呢?」一樣,他一直在愛惜著他親手造的萬物,這就是造物主公義性情中的憐憫,這也就是造物主不折不扣的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