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為什麽有些人撇下一切為神花費却成了效力者?
相關神話語:
有些人盡本分無論臨到什麽問題都不尋求真理,總按着自己的想法、觀念、想象、意願做事,從始到終都是在滿足自己的私欲,都是敗壞性情在支配他做事。雖然他外表上也一直在盡本分,但因為從來不接受真理,不能按照真理原則辦事,所以最終也没有得着真理生命,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效力者了。那他是憑着什麽盡本分的?他不是憑真理,不是依靠神,他所明白的那點真理没有在他心裏作主權,他是靠着自己的恩賜、才幹,靠着自己所學的知識,也是靠着自己的毅力或者好心來盡本分的。這樣能達到合格的盡本分嗎?人憑着天然、想象、觀念、知識、學問盡本分,雖然外表上是在盡本分,也没有作惡,但也没有實行出真理來,也没有做一件讓神滿意的事。還有一個問題是不能忽略的,如果在盡本分的過程中,你的觀念想象、你的己意從來都没有得到改變,從來都没有用真理來代替,你所做所行的從來都不是按着真理原則去做的,那最終的結果是什麽?没有生命進入,就成效力者了。這就應驗了主耶穌的話,「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説:『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异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説:『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太7:22-23)神為什麽稱這些出力、效力的人是作惡的人?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這些人不管盡什麽本分、作什麽工作,他們的動機、源頭、存心、想法完全是出于私欲,完全是為維護自己的利益、前途,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臉面、虚榮、地位,都是圍繞這些考慮、打算的,他們心裏没有真理,没有敬畏神、順服神的心,這就是問題的根源。
——《話・卷三 末世基督座談紀要・第三部分》
不管人有哪方面特長、恩賜或者技能,如果他只做事、只出力,從來不尋求真理,也不摸神的心意,好像心裏没有實行真理這個概念,他唯一的出發點就是把這個活兒做好、把這個任務完成,這是不是完全憑着恩賜特長、憑着自己的才能技巧活着?他們信神只想出力得福,出賣自己的恩賜、技能想换取神的祝福,這是大部分人的情形。尤其是神家交給人一項事務性的工作,多數人都是帶着這樣一種觀點去做,就只是出力,言外之意就是想靠出力達到目的,有時候動動嘴、動動眼睛,有時候是動動手、跑跑腿,就覺得自己作了很大貢獻,這就是憑恩賜活着。為什麽説憑着恩賜、特長這些東西活着是出力而不是盡本分,更不是實行真理呢?這裏有個區别。比如,神家交代給你一個任務,接到這個任務後,你就想着怎麽做能把這個任務盡快完成,好到帶領那兒去交賬,讓帶領誇贊。你也可能還列出一條一條的計劃,有點認真的態度,但是你只注重把這事做完,做給人看,或者做的時候也給自己定一個標準,怎麽做能够達到讓自己心裏高興、滿意,達到你所追求的完美的程度。不管你怎麽制定標準,只要是與真理無關,不是在尋求真理明白、確認神的要求之後去做的,而是抱矇做的、稀裏糊塗做的,這都屬于出力,這就是一厢情願地憑着自己的頭腦、恩賜或者才能、技巧去做事。這麽做事的後果是什麽?也可能事做成了,没有人挑出什麽問題,你自己也很高興,但在做這事的過程中,第一你不明白神的心意,第二你没盡心、盡意、盡力,你的心没有尋求真理。如果你尋求了真理原則,尋求了神的心意,做這事就能達到合格了,而且你也能進入真理實際,能準確地明白你做的是合神心意的。但是,你如果不用心,稀裏糊塗地做,活兒是做完了,任務也完成了,但做得怎麽樣你自己心裏不清楚,你没有標準,不知道這事做得到底合不合神的心意、合不合乎真理,這就不是盡本分了,而是在效力。
——《話・卷三 末世基督座談紀要・人到底憑什麽活着》
你們盡本分最大的缺少是什麽?神以前説過:「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可12:30)你們只是盡力了,没有盡心、盡性、盡意,這三方面没有達到。你們盡本分只知道盡力,這在神眼中是什麽人?(效力者。)你們願不願意當效力者呀?(不願意。)你們不願意當效力者,可你們就是在效力,而且效得樂此不疲,你們走的就是這樣的道路。不願意當效力者,却又主動在效力,這是不是矛盾哪?這是怎麽造成的?就是因為人走的道路不對,你走什麽樣的道路,那你最終達到的目標就是什麽,也就是開什麽花結什麽果。你選擇走效力的道路,那最終的結果就是成為效力者。因為你總想藉着出力來得到福氣,并不願意在本分上尋求真理按原則辦事,來達到合格的盡本分,不願意在盡本分上盡心、盡性、盡意地愛神,你只滿足于盡力,那結果就是成為效力者,這不矛盾。但在效力者心裏就産生矛盾了,矛盾在哪兒呢?人都不願意當效力者,但還不願意追求真理,也不追求愛神,還想得福,若聽説自己是效力者就不願意,覺得「這不是污衊我、貶低我嗎?這不是偏待人嗎?我下這麽多功夫、出這麽多力,怎麽是效力者呢?」説對了,你一點真理都不實行,光滿足出力,你就是效力者。你别以為盡本分只是出點力就完事了,你不用心没法盡好本分,用心就是盡心、盡性、盡意,你得往這個標準上够。「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這話現在用在盡本分上正合適。你若是真心信神的人,就應該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盡好你的本分,這樣你就是神眼中的好人了。神眼中的好人應該怎麽衡量?從哪方面看?(從盡本分上看。)先從盡本分上看,從人盡本分的態度、觀點是什麽,存心目的是什麽,盡本分有没有真理原則,辦事有什麽果效,從這些方面來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喜愛真理、追求真理的人,是不是神眼中的誠實人、神所喜愛的人,這是最直觀的衡量人的原則、標準。這麽説是不是明白了?你們有没有心志追求真理做子民呢?不要光滿足于出力盡本分,應該往真理上够、往神的要求上够,這才合神的心意。如果只滿足于出力,這個要求標準就太低了,盡本分不是幹簡單的活兒,出點力就能做好,涉及業務技術的活兒,没有技術也做不好,尤其是神家的本分涉及到見證神,没有真理不行,不按真理原則盡本分就達不到見證神的果效,所以盡好本分必須得明白真理、掌握原則。如果有人不喜愛真理,就想出點力來换取神的祝福,這個想法不成立。你盡本分不合格,神不用你這樣的人,神就把你淘汰,因為神拯救人達到的標準是讓人合格地盡本分,而不是讓人來效力。你做效力者心裏不舒服,其實神也在為你傷心、難過,你太不理解神的心了。神會付這麽大代價拯救一幫效力者嗎?絶對不會的,神是要成全一班認識神、達到合神心意的人。效力者有真理、有生命嗎?神拯救效力者值得嗎?這是神得榮耀的標志嗎?只效力這是為神作見證嗎?做效力者不是見證神,這不是人該走的路。有的人説:「我都甘心為神效力了,無論讓我怎麽出力我都甘心,我有十分勁就不使八分,我已經竭盡全力了,只是素質差點兒,不明白真理,神知道我的心,也該稱許我呀!」這話符合神的要求嗎?神稱許的是合格盡本分的人,就是盡本分能做到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的人,如果你只是盡力而不用心,這樣盡本分就不是盡心了。不盡心能實行真理嗎?能按原則辦事嗎?如果只出力不用心,就只能成為效力者了,效力者能得到神稱許嗎?那是不可能的。
——《話・卷三 末世基督座談紀要・盡心、盡意、盡性盡好本分才是愛神的人》
多數人信神心不在真理上,心在哪兒呢?心總活在外面的事務上,總在虚榮臉面、是是非非的事上打轉,不知道什麽事涉及真理、什麽事不涉及真理,就覺得「我只要在神家做事了,盡本分跑路受苦了,那我就是在實行真理了」。這就錯了,為神家做事、跑路受苦就是實行真理嗎?這麽説有根據嗎?做事受苦與實行真理這是兩碼事,你都不知道什麽是真理,你怎麽能够實行真理呢?這不是荒唐嗎?你是憑着人的觀念想象去做,是在一種混沌的狀態之下憑自己的認為做的,你心裏是混沌的狀態,没有目標、没有方向,也没有原則,你只是做事,只是在做事上受苦,這與實行真理又有什麽關係呢?人在不明白真理的情况下,不管怎麽做、怎麽受苦都談不上實行真理。人做事都是憑己意去做,都是為了把事做完,根本不考慮是不是合乎真理原則。你自己都不知道這樣做合不合乎真理,那你所做的就肯定不是實行真理了。有的人會説:「我是給教會辦事呀,這不就是實行真理嗎?」這話就大錯特錯了,難道為教會辦事就是實行真理嗎?這不一定,這得看辦事有無原則,才能確定是不是在實行真理。如果辦事没有原則,不管給誰辦事都不是實行真理,就是做好事也得符合真理原則才能稱得上是實行真理,如果違背原則,做好事也只是好行為,够不上實行真理。現在許多人盡本分總也不往真理原則上够,那就屬于效力了。如果始終不往真理上够,就没法達到合格的盡本分,這樣的人肯定不是神子民,只能説是效力者了。如果效力能堅持到底,也能算個忠心效力者剩存下來,如果效力期間還幹了一些壞事,那中途就被淘汰了,屬于按雇工解雇了,多數效力者都是這樣被淘汰的,效力都不合格,絶對站立不住。
什麽是實行真理?同樣完成一個任務,盡一項本分,就這件事而論,怎麽做是在實行真理,怎麽做不是實行真理?没有實行真理就是跟真理無關,雖然也是在盡本分,但是與真理關係不大,只是一種好的行為,也可以算作是善行,但是離實行真理還有距離,這是有區别的。區别在哪兒呢?就是你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只是在守一個範圍、規條,一方面是不讓神家利益受損失,另外就是多跑點路、多受點苦,這些你都達到了,如果不嚴格要求的話,你盡的本分也可能合格了,但是有一點,你做這件事的時候裏面有哪些敗壞性情、有哪些想法、有哪些神不滿意的東西,你有没有挖掘出來、有没有發現?就是通過你盡這個本分、做這件事,你對自己有没有真實的認識?有没有找着該實行進入的真理?(這方面很少,有時候只是簡單對號認識一下就完事了。)那你多數時候都是理論的認識、公式的認識,没有實際的認識。如果不追求真理,即使你没犯什麽大錯、没觸犯大的原則,也没主動作惡,外表看也是好人,有點人性,但你没有實行真理,没得着真理,你這個「没錯」「外表有人性」不等于合乎真理,不等于實行真理,這與實行真理是有距離、有區别的。很多人信神,信了幾年之後發現自己是地道的效力者,他心裏就納悶,自己怎麽成效力者了呢?他百思不得其解。剛信神的時候,人也没打算做效力者,就打算好好信,達到明白真理,最後蒙拯救進天國,起碼能剩存下來,也覺得信神得敬畏神遠離惡、得順服神,但為什麽不知不覺就成了出力的呢?就是因為在神給你擺設的環境中,在你盡本分期間,你總也不能進入真理,你總是用出力來代替盡本分,就是這個原因。
——《話・卷三 末世基督座談紀要・什麽是實行真理》
人衡量人是根據人的貢獻,神衡量人是根據人的本性。保羅在追求生命的人中間是一個不認識自己本質的人,他根本不是一個謙卑順服的人,他對自己抵擋神的實質根本没有認識,所以説他是一個没有細節經歷的人,是一個不實行真理的人。彼得就不一樣了,他在自己的缺欠上、在自己的軟弱上、在受造之物的敗壞性情上都有認識,所以他對自己的性情變化也有實行的路,他不是一個只有道理却没有實際的人。變化的人屬于蒙拯救的新人,屬于合格的追求真理的人;不變化的人屬于天然老舊的人,是没有蒙拯救的人,也就是被神厭弃的人,即使作的工作再大也不蒙神紀念。對照你個人的追求,你自己到底是彼得還是保羅一類的人,這都是不言而喻的。若你的追求還是没有真理,到現在仍然如保羅一樣狂妄蠻横,而且還誇誇其談,那你無疑就是一個失敗的敗類;若你的追求就如彼得一樣,是追求實行與真實的變化,不狂妄也不驕縱,而是追求盡本分,那你就是一個可以得勝的受造之物。保羅不認識自己的實質,不認識自己的敗壞,更不認識自己的悖逆,對從前抵擋基督的卑劣行為他從不提起,也不過分地懊悔,只是稍作解釋,他的内心深處并没有向神完全屈服。雖在大馬色路上仆倒,但他并没有從内心深處來省察自己,只是滿足于不斷地作工,他并不將認識自己、變化自己的舊性看為最關鍵的問題。他只是滿足于口頭上的真理,滿足于供應别人來安慰他的良心,滿足于不再逼迫耶穌的門徒來寬慰自己、饒恕自己以往的罪過。他追求的目標只是以後的冠冕與暫時的作工,追求的目標就是豐富的恩典,并不是追求足够的真理,也并不追求進深以往不明白的真理。所以,他對自己的認識可説成是假冒,他并不接受刑罰、審判。他能作工并不代表他對自己的本性與實質有認識,他只是在外皮的做法上做文章,而且他力求的并不是變化,而是認識。他的作工完全是大馬色路上耶穌顯現之後的果效,并不是他起初的心志,也并不是他在接受了舊性的被修理之後的作工。無論如何作工他的舊性也没有變化,所以,他的作工并没有將他以往的罪贖回來,只是在當時的教會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樣的舊性不改的人,也就是没有得着救恩的人,更是没有真理的人,無論如何也不能成為主耶穌所悦納的人。他并不是一個對耶穌基督充滿了愛與敬畏的人,也并不是一個善于尋求真理的人,更不是一個尋求道成肉身奥秘的人,他只是一個善于狡辯而且不願屈服于任何一個比他高的人或有真理的人。他嫉妒那些與他相反或是與他敵對的人或真理,喜歡那些有高大形象而且具備淵博知識的才子,他不喜歡與那些專愛真理尋求真道的窮苦之人來往,而是喜歡與那些專講道理而且知識豐富的宗教上層機構的人物接觸。他喜歡的并不是聖靈的新作工,注重的也不是聖靈新的作工動態,而是喜歡那些高于一般真理的規條與道理。就他先天的本質與他的全部追求來説,他根本不配稱為一個追求真理的基督徒,更不配稱為神家中忠實的僕人,因為他的假冒太多,他的悖逆太大,就他這樣一個堪稱為主耶穌僕人的人根本就不配進天國的大門,因為他從始到終所行的并不能稱為義,只能看為一個假冒的行不義的但又為基督作過工的人,雖不能稱其為惡,但可合適地稱其為行不義之徒。他作的工作是有許多,但并不能就其工作的數量而論,只能就其工作的質量而論,就其所作工作的實質而論,這才能將事情的原委都澄清。他總認為:「我能作工,我比一般人强,我體貼主的負擔,誰也没我體貼主的負擔,誰也没我悔改得深,因我蒙了大光照,看見了大光,所以説我比任何一個人都悔改得深。」這是當時他自己心裏想的。到他要作的工作結束時,他説:「我該打的仗打完了,當跑的路跑盡了,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他打仗、作工、跑路完全是為了公義的冠冕,并不是在積極進取,他作工的態度雖不是應付,但可説成是他的作工只是為了彌補他的過失,彌補他良心的控告,他盼望的只是早點將工作作完,將他要跑的路跑完,將他要打的仗打完,以便早點得着他盼望的公義的冠冕。他所盼望的并不是以自己的經歷與真實的認識來見主耶穌,而是盼望早點作完工作以便到主耶穌見他之時賜給他因作工而當得的賞賜。他是以作工來寬慰自己,也是以作工來搞交易,來换取以後的冠冕。他追求的只是冠冕,并不是真理,也不是神,這樣的追求怎麽能是合格的呢?他的存心、他的作工、他的代價、他的全部付出充滿了他美好的幻想,他完全是按着他私自的願望而作工的。他的全部作工中所付的代價没有絲毫的甘心,只是在搞交易,并不是為盡本分而甘心付出,而是為了達到交易的目的而甘心付出,這樣的付出又值幾分錢呢?誰又能稱許他那不乾不净的付出呢?誰肯對這樣的付出而頗感興趣呢?他的作工中充滿了明天的夢幻,充滿了美好的藍圖,絲毫没有人的性情如何變化的路途。他的假慈悲太多,他的作工并不是在供應生命,而是在假斯文,在搞交易,這樣的作工怎麽能將人帶入恢復人原有本分的路途中呢?
——《話・卷一 神的顯現與作工・成功與否在于人所走的路》